人类文化学鲍焕然PPT课件(带内容·共204页)

人类文化学鲍焕然PPT课件(带内容·共204页)1 人类文化学鲍焕然PPT课件(带内容·共204页)2 人类文化学鲍焕然PPT课件(带内容·共204页)3 人类文化学鲍焕然PPT课件(带内容·共204页)4 人类文化学鲍焕然PPT课件(带内容·共204页)5 人类文化学鲍焕然PPT课件(带内容·共204页)6 人类文化学鲍焕然PPT课件(带内容·共204页)7 人类文化学鲍焕然PPT课件(带内容·共204页)8 人类文化学鲍焕然PPT课件(带内容·共204页)9 人类文化学鲍焕然PPT课件(带内容·共204页)10
试读已结束,还剩194页未读,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人类文化学鲍焕然PPT课件(带内容·共204页)》是由用户上传到老师板报网,类型是历史课件,大小为1.03 MB,总共有204页,格式为ppt。授权方式为VIP用户下载,成为老师板报网VIP用户马上下载此课件。文件完整,下载后可编辑修改。更多关于请在老师板报网直接搜索

人类文化学鲍焕然PPT课件(带内容·共204页)文字介绍:文化人类学主讲老师:鲍焕然导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化人类学[教学重点]文化人类学的目的[教学难点]人类学者的特点[关键词]生物进化濡化生活方式文化差异种族偏见一、文化背景中的人类(一)文化人类学的目的区分不同民族和社群的生活方式、意识和风俗,就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焦点。人类学者借着比较的眼光来看生活方式,企图跨越时空的最大极限,区分哪些特征基于人性,哪些特征缘于特定时地和人群。人类学是研究普同性和独特性的科学,它既研究类似与差异的现象,也研究乍看起来不可理解的意义和逻辑。人类学可以说是把不同的生活方式当作一面镜子来研究我们自己本身的科学。文化人类学的目的正是通过研究人类境况的各种表现及其变化来理解这类境况。理想地说,人类学教给我们如何理解异族文化和不同社会的内在逻辑。如果真能将此学会,那么,其他群体中看上去不合理的、狂热幻想的、不道德的或恰是愚蠢透顶的行为,都可看作是合逻辑的甚至是有用的。至少,我们学会了不在先入之见——人类学家把这种错误叫作“种族中心论”——的基础上去判断奇异的风俗。(二)种族的差异来自于文化原因而不是生物性的遗传社会文化的相似性和相异性主要是由于文化原因,而不是生物原因造成的。如果假设每种文化特质有其遗传基因,那么就与事实上已存在的濡化和文化传播现象相矛盾了。二、为什么要有人类学?人类学者的工作是有特点的,因为人类学的研究范围遍及全球,并且没有时间限制。由于人类学是从生物学的、考古学的、语言学的、文化的、比较的和全球的观点来看问题,因此掌握了解决许多重大问题的钥匙。人类学者为了解人类遗传特征的意义作出了重大贡献,从而对了解什么是人类特有的人性作出了重大贡献。人类学研究种族在文化的演化中和处理当代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还提供了了解社会上以种族主义、性别歧视、剥削、贫困以及国家不发达等形式所表现出来的不平等现象的钥匙。三、为什么要学习文化人类学?(一)人类学的职业性只有对人类生存的文化幅度变得很敏感并善于应付它的人,才能在任何一个领域里取得最理想的成就。(二)文化人类学的实用性人类学的研究证明世上的人类都属于一个种,人类的身心本质上是相同的,无高低之分;人类的文化虽然形式各异,但都是各民族适应其特殊环境而产生的,都对本民族的生存发展产生过实际价值,因而人们对文化的价值判断标准都是相对的。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之间,对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应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取长补短,这样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有效的跨文化关系对改进工作表现和提高生产力所具有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国际贸易中,由于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时间观念、法律制度、礼仪习俗和身体语言的意义等方面必然会有差别。如果对谈判对手所在国或地区的文化不了解,往往会由于一些小小的失礼而导致生意上的失败。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不容更改的大环境之下,任何企业的工商贸易活动都离不开世界文化的背景。正确运用文化人类学知识,可以促进商品的销售,使某些商品成为名牌产品。在一个地区从事工商业和文化经营等活动时,就必须对该地区的民族成份、社会结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有较深入的了解,才能取得成功。文化人类学知识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意义远不仅限于工商贸易和企业管理,对政治、法律、经济、外交、民族关系、新闻出版、文化教育、娱乐、旅游、医疗卫生、城乡建设、市场研究、公共事业、公共关系和广告业等领域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吸收了许多人类学家的知识和建议的一些有关国际礼仪和国际商务的小册子美国学者菲利普·R·哈里斯(PhilipR.Harris)、罗伯特·T·莫兰(RobertT.Moran)所著的《跨文化管理教程》和英国学者理查德·D·刘易斯(RichardD.Lewis)所著的跨文化管理实用手册《文化的冲突与共融》第一讲人类学的性质与领域分支[教学重点]人类学的领域、人类学各分支及其研究对象[教学难点]文化人类学及其相关概念辨析[关键词]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语言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社会人类学一、人类学的性质简单说来,人类学(Anthropology)是研究任何地方、任何时代人类的学科。人类学家主要感兴趣的是单个物种——智人——人类及其祖先和近亲。二、人类学的领域人类学的主题是研究横跨整个地球和贯彻整个历史的所有人类,研究他们的躯体和文化的各个方面,从他们的牙齿如何形成到他们如何获取食物、建造房屋和抚养儿童。三、人类学各分支及其研究对象在传统上,人类学被划分为四个领域:体质人类学和三个文化人类学分支学科:考古学、语言人类学和民族学。体质人类学(PhysicalAnthropology)主要研究作为生物有机体的人,而文化人类学(CulturalAnthropology)研究作为文化创造者的人类。(一)体质人类学体质人类学,也被称为生物人类学,着重研究作为生物有机体的人类,它的众多兴趣之一是人的演化。无论人们声称自己多么独特,他们还是哺乳动物——尤其是,灵长目动物——因而,他们与其他灵长目动物(尤其是类人猿和猴子)有共同的祖先。通过对化石的分析和对现存的灵长目动物的观察,体质人类学家试图重建人类的祖先,以便理解我们怎样、什么时候,以及为什么成为我们今天这样的一种动物。(二)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可以划分为考古学、语言人类学和民族学(通常被称为社会文化人类学,见下图。虽然每个分支有自己的专业兴趣和方法,但它们都研究文化资料。考古学家、语言学家和民族学家对研究主题采取不同的研究方式,但是,它们每一学科都搜集和分析有助于说明人类文化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数据,以及在任何地方不同文化发展、调适和持续变迁的方式。人类学分支图人类学体质(生物)人类学文化人类学考古学语言人类学民族学(社会文化人类学)四、文化人类学及其相关概念辨析文化人类学又称社会人类学,在欧洲大陆又被称作民族学。在美国,它现在被构成了一个新词,叫作“社会—文化人类学”(Socioculturalanthropology)。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人类学之间的关系,按一般的理论——也就是上面的划分,后二者应是文化人类学的分支。但由于国别、研究派别和名词内涵实质的不同,这三个术语不但出现了混用现象,而且其实质也出现了不同。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在欧洲大陆“民族学”、“社会人类学”这两个词的意义扩大了,它显然不同于它们在美洲的使用意义。我们可采用国际上较为通用的分科方法,把民族学作为人类学中的一个分支内容(而不是代表它的全部或文化人类学)排列出来。从广义上来说,它是隶属文化人类学的。是“文化人类学”还是“社会人类学”?第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是同一回事,它们的范围是接近或雷同的。民族学也是文化人类学的同一内容。美国学者M·梯蒂渥(M·Titier)是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类学家A·L·克娄伯(A.L.kroeber)曾提出,“把社会及文化人类学,连结起来或融合为一个单一的术语,是即‘社会及文化人类学’(Socio-culturalAnthropology)”。于是,在人类学里出现了这个新词。第二种观点认为,社会人类学是文化人类学的分支,是研究文化中的社会这一部分的,是社会学的范畴而介入人类学的,持此论点者颇多,他们大都是美国的人类学家,而以F·M·基辛(F.M.keesing)、E·A·霍倍尔(E.A.Hoebel)、B·M·施瓦兹(B.M.Schwartz)和R·H·爱华德(R.H.Ewald)等人为代表。第三种观点认为,文化人类学和社会人类学基本内容相似,但侧重点不同,而文化人类学是优于社会人类学的。这方面较突出的代表者是马克斯·格鲁克曼(MaxGluckman)和弗雷德·埃干(FredEggan)。当代结构人类学大师列维一斯特劳斯出面调停,他的观点是折衷的,用一种委婉的手法表示,文化人类学和社会人类学本质是相同的,只是手法不同。他指出:“文化人类学和社会人类学所包括的范围确是相同的,只是前者从技术和事物的研究出发,然后及于决定社会生活方式的超技术方面的社会和政治活动;而后者却是从社会生活及社会工作的研究出发,然后及于表现社会和政治活动的技术事物。”第二讲文化的特征及结构[教学重点]文化的概念与特征[教学难点]文化的结构单位;文化与文明之辨析[关键词]文化划分、文化的特征、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模式、文化区一、文化的概念(一)文化概念的考察爱德华·伯内特·泰勒的定义:泰勒在1871年撰文,把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性的复合体”。一个权宜的定义:文化意指由社会产生并世代相传的传统的全体,亦即指规范、价值及人类行为的准则,它包括每个社会安排生活秩序并使之可理解的独特方式。文化概念的各个维度:文化包括行为的样式或模式文化是一套生存机制文化是知识和工具的聚集体文化是一套规则文化是知识、信念、准则的宝库文化是人们相互交流的手段(二)文化的层次划分按其跟自然的距离远近和联系的疏密程度,文化可作如下的划分:文化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心理低层意识形态高级意识形态二、文化的特征(一)文化是学习的所有文化都是习得的而不是生物学遗传的。文化借以从一代人传递到下一代人的过程被称为濡化(enculturation)。并非所有习得的行为都是文化的。(二)文化是整合的因为文化是系统,所以,始终如一地考察文化某一方面的人类学家,发现也有必要考察文化的其他方面。文化中一个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部分,只要各个部分是合理地黏合的,那么文化就会充分合理地运行。然而,如果黏合力失效了,那么文化危机的情境就会接踵而至。(三)文化是共享的文化是一套共享的理想、价值和行为准则。正是这个共同准则,使个人的行为能为社会其他成员所理解,而且赋予他们的生活以意义。因为人们分享共同的文化,他们能够预见其他人在特定环境里最倾向于如何行为,以及如何做出相应的反应。(四)文化以符号为基础人类学家莱斯利·怀特表明,所有人类行为都源自符号的使用。文化的最重要的符号方面是语言——用词代替对象。三、文化的结构单位在人类学中,有一种将文化结构层次分为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类型(或文化区、文化模式)的做法,它在文化分类研究中是有用的工具。文化的三级结构单位(1)文化特质(culturetrait),也称文化元素(cultureelement),指的是一种文化组成分子中可界说的最小单位文化模式(culturepattern),通常指的是一个社会中各文化特质或文化丛之间彼此交错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系统的文化结构。文化丛(culturecomplex),指的是一组在功能上相互整合(integration)了的文化特质,也称为文化丛结。它存在于一定的时空之中,并作为一个文化单位发挥功用。文化的三级结构单位(2)普遍的文化模式是指一切文化都是由各个不同的部分所组成的,这种文化构造适用于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美国人类学家威斯勒(C.wissler)认为,普遍的文化模式包含有这样九个部分:语言、物质特质、美术、神话与科学知识、宗教习惯、家庭与社会体制、财产、政府、战争等。文化分区美国学者柯达尔(H.M.Kendall)选择了语言和宗教为分区指标,他认为“文化区是一组相类似的、内部有相互联系的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区域,这些文化通常具有许多共同因素,特别是语言与宗教。”依此标准,他把全世界的文化分为六大区域:1.西方文化区,其下又分西北欧、地中海、中欧、苏联四个亚区;2.伊斯兰文化区;3.印度文化区;4.东亚文化区;5:东南亚文化区;6.非洲文化区。四、文化与文明之辨析“文化”一词在欧洲语言中出现时,它的本义是由拉丁语和中古英语转义的,它通常具有“耕耘”或“掘种土地”的实意。由于习惯的不同,法国学者喜用“文明”(civilization)一词;而德国学者喜用“文化”(Kultur)一词。后来这种文字习惯引伸为两种观念和两个流派,“文明”的原义也是指“已开化”(civilized)的意思,意即经过了耕耘和陶冶而归化了的人和事物。“文明”一词的语源学词根是拉丁语的“civitas”,意思是“公民的”、“有组织的”,主要指社会生活的规则和公民的道德。四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关于“文明”和“文化”的学术观念(一)“文化”和“文明”的本质是相同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共生并存的。(二)“文明”应隶属于“文化”的概念。(三)“文明”是“文化”的浅化。(四)“文明”是“文化”的深化第三讲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教学重点]田野调查[教学难点]参与观察;大传统与小传统[关键词]主位法、客位法、深度访谈、背景分析、跨文化比较、大传统、小传统一、田野调查法所谓田野调查,是指人类学者亲自进入某一社区,通过长期的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直接体验方式获取该社区具有整体性的第一手研究资料,进而将具体经验事实上升为一般性理论的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是文化人类学最基本的方法,是现代人类学的真正核心和基石。田野调查方法有如下几个要点:1.强调整体观;2.时间上要求一年以上的周期;3.空间上限制在一个社区,一般是一个村庄;4.技巧上要求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5.理论概括上要求由具体经验事实上升为一般性的理论.田野三角田野调查方法的实践性具体表现在人类学者采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和直接体验三种实践活动方式获取民族志资料的过程,我们将其称为“田野三角”。参与观察(看)直接体验(做)深度访谈(听)(一)参与观察参与观察指研究者生活于他所研究的人群之中,参加他们的社会生活,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参与观察”是一种具有主位法(emic)与客位法(etic)两种视角的观察法。主位法(emic)与客位法(etic)主位法是指站在被调查对象的角度,用他们自身的观点去解释他们的文化;客位法是站在局外立场,用外来者所持的一般观点去解释所看到的文化。对于同一文化现象,主位法与客位法的解释是不一样的。(二)深度访谈深度访谈法(depthinterview)也称为访问法,这种方法能提供大量有血有肉的民族志材料,能暴露对方的思想感情及他们对客观世界的看法,并能核实参与观察所获得的资料,了解一个群体的一般情况及有关信仰等方面的特殊情况。(三)直接体验直接体验可以包含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然而,这里所说的直接体验还有另一层更重要的意义,即强调从身体活动意义着眼的“做”。(四)概率取样这种方法系指从一个研究母体中科学地筛选出一部分样本,将这部分样本视为整个研究母体的缩影。概率取样可以分为三种形式:随机取样randomsampling)、分层取样(stratifiedsampling)和主观取样(judgementsampling)。二、背景分析法背景分析法,也称社区关系研究法(thestudyofinter—communityrelationship)。文化人类学家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记录和描述自己所研究社区的文化现象,还要在民族志报告中用背景构架来解释这些文化现象的来龙去脉。人类学家在解释某一独特群体的行为时,往往会把该行为与更广阔的背景联系起来,这种把一个事件当作非常大且复杂的社会体系的反射来观察的能力,是背景分析或社区关系研究的优点,它可以揭示作为这些事件的背景的政治和社会动力。三、跨文化比较法跨文化比较法(cross-culturalcomparison),也称为交叉文化研究法、泛文化研究法或比较文化研究等,指的是从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志报告中抽样,把抽样的资料作统计分析,藉以说明或验证假说,探究人类行为的共同性及文化的差异性,并从中发现某种规律或通则。人类关系区域档案(HRAF)1937年美国耶鲁大学人类关系研究所成立了一个跨文化研究机构,在人类学家乔治.P.默多克(GeorgeP.Murdock,其《社会结构》一书是承继古典进化论的比较方法在20世纪全球范围内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之作)的领导下,先后收集了800多个不同时期人类社会有关地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资料,按地区和项目制成档案,并于1949年建立了“人类关系区域档案”(HumanRelationsAreaFile,简称HRAF)。四、大传统与小传统分析法美国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在1956年发表的《乡民社会与文化》一书中提出了“小传统”(littletradition)与“大传统”(greattradition)这一对概念,用以说明在较复杂的文明之中所存在的两个不同层次的文化传统。所谓“大传统”是指一个社会里上层的士绅、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这多半是经由思想家、宗教家反省深思所产生的精英文化;而“小传统”则是指一般社会大众,特别是乡民或俗民所代表的生活文化。第四讲生计方式与经济体制[教学重点]人类的生计方式[教学难点]不同文化背景中的经济制度[关键词]生产性经济、攫取性经济、互惠、再分配、市场交易、劳动分工一、生计方式人类谋取衣食和居所以维持生存所必须的最低的方法和手段,便是生计(subsistence),或称为生存战略(survivestrategy);而生计方式指的是各个人类群体为适应不同的环境所采取的整套的谋生手段。人类社会自古至今共发展出了五种生计方式,依次是狩猎和采集、初级农业、畜牧业、精耕农业、工业化谋食方式。第一种是向自然界攫取和收集食物,称为攫取性经济,或称为寻食经济;后四种是生产食物,称为生产性经济。(一)狩猎、采集在考古学家称之为旧石器时代的漫长年代中,狩猎和采集是获取食物的唯一模式。全球仅有南非的布须曼人、澳大利亚土人、北极地区爱斯基摩人、亚马逊河流域原始森林中的印第安人、中非、印度南部及东南亚少数居民是狩猎-采集者。主要特点:从事狩猎和采集的人一般组成小群,称为群队群队的生活基本上是迁移性的,住处不固定,拥有的财产很少历史上,狩猎和采集的民族是自给自足的,今天,这种情形正在变化狩猎采集经济对人类社会组织的影响表现在三个关键要素上:劳动分工食物分享营地作为日常活动中心需要澄清的几点认识:当代狩猎采集部落绝非如同19世纪某些进化论者的看法一样,是历史留下的“活化石”。当代的狩猎采集民族,并非智力低下或停滞不前的民族。狩猎采集经济的效率不仅表现在能量投资方面,而且也表现在资源保护方面。(二)园圃农业1.由狩猎采集经济向生产经济过渡2.经济特点、能量收支与生态环境:园圃农业的特点就是技术简单,没有灌溉,没有犁和畜力牵引。所用的工具仅限于刀、斧、铲、掘土棒等,在早期是用石、蚌、木制造,以后才有了金属工具。这种农业的产量很低经济是自给自足的最常见的园圃农业称为“砍倒烧光农业”,俗称刀耕火种。由于园圃农业对于自然界索取的能量低,他们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就很小。3.社会组织(1)村社内部的关系园圃农业社会的基层组织是家族,即靠血缘或婚姻联系起来的一种集体。成员共同生产,基本上共同享受劳动成果。亲属关系几乎总是广泛的礼品交换的基础,这种礼品交换在全村社内确立了互惠和义务的纽带。(2)村社与外界的关系园圃农业社会与外界的关系,同样也复杂起来。这种关系或为友谊的关系,体现为交换;或为敌对的关系,体现为战争。(三)集约农业集约农业,也称为精耕农业、灌溉农业、犁耕农业,其主要特点是犁和畜力牵引,水利灌溉和人工施肥。它的产量较高,有更多剩余产物,能养活较多人口。正是精耕农业的发明,使大多数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精耕农业对社会有着深远影响。(四)畜牧业畜牧业是一种依靠畜群为生的经济,即繁殖、饲养牲畜并利用其产品——肉、乳、皮毛等。畜群的种类因自然环境的不同而不同,有牛、马、绵羊、山羊、牦牛、驯鹿、骆驼、美洲驼、羊驼等。此种经济从寒带到热带均有分布,但主要区域有两地,一为横跨中亚直至北非的地带,另一为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区。畜牧业的生产系统比较脆弱,安全性不高畜牧社会需要与农业社会相互信赖,但二者的关系并不总是和平的。(五)工业工业化就是人均能源获取量的巨幅增长和机械化,以及生产单位的专业化。这些发展在自然界和社会界都促成了剧烈的变动。二、经济制度人类学家一贯重视对不同文化中经济现象的记录,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人类学兴起,对交换、分配等经济问题的研究更加深入了一步。学者们在研究中产生了对所谓原始经济性质认识的分歧,形成了两大对立的理论观点。一是形式论(Formalism)派一是实质论(Substantivism)派卡尔·波兰尼(Karl.Polanyi)的观点原籍匈牙利的著名经济史学家卡尔·波兰尼(Karl.Polanyi)指出,在原始及古代经济中,物品生产与分配制度是“嵌合”(embedded)在整个社会制度中的,并且处于从属的、相对次要的地位。在对比分析了原始经济、古代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后,波兰尼得出一个重要的看法:在古代经济中往往由社会需求决定人们的经济行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则是由市场需求决定人们的社会行为。卡尔·波兰尼(Karl.Polanyi)的观点卡尔·波兰尼主张从人与社会和自然环境发生交换关系的角度去考察经济。以此为出发点,他发展出一套“社会整合模式”(PatternsofIntegration)理论,来阐述一些社会制度是如何协调与整合人们的行为及社会结构的。这种社会整合模式,分别称为互惠(reciprocity)、再分配(redistribution)和市场交易(marketexchange),它们刻划了不同经济的特征。(一)互惠(reciprocity)1.一般互惠(generalizedreciprocity):一般互惠是不计算价值、不明确报偿时间的交换。3.负值互惠(negativereciprocity):负值互惠是指为自己的利益而占别人便宜的交换。2.平衡互惠(balancedreciprocity):平衡互惠是要求价值相当、报偿时间明确的交换,即有明显的回报期望。“无声贸易”(silenttrade)库拉变易圈(kularing)(二)再分配(redistribution)再分配的过程是,社会成员按义务把商品、通货以及劳务交纳给某个中央代理人(国王、首领或国家),并通过代理人把这些资源的一部分按社会服务、紧急救济和特殊报酬的形式重新配置。为什么会产生再分配?在前国家社会,再分配常以宴会的形式出现在再分配系统中,有一种特殊形式的再分配,称作摆阔消费或挥霍消费。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一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摆阔消费的例子北美西北部海岸的夸扣特尔土著印第安人的夸富散财宴(Potlatch)习俗(三)市场交易(marketexchange)通过标准的交换媒介——货币来买卖除了约定的交易量外,双方没有任何其他的社会义务三、社会分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在1990年颁布了《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劳动分工是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出现的,当生产的门类越分越细,工作的差别越来越大后,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分工。从历史上看,分工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条件。社会分工形式性别分工年龄分工地域分工职业分工等级(或阶层)分工第五讲婚姻和家庭[教学重点]配偶类型;婚后居住模式;家庭的定义与类型[教学难点]婚姻的定义;婚姻的规定[关键词]乱伦禁忌、外婚制、内婚制、优先婚配、单偶婚、多偶婚、单居制、两居制、分居制、核心家庭、扩大家庭、联合家庭文化人类学重视婚姻和家庭研究的目的,即在于通过对世界各种文化中婚姻家庭形式的比较,分析这一普遍的社会现象的本质,探讨其社会功能以及与其他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一、婚姻的定义与作用(一)婚姻的定义1、什么是婚姻《尔雅·释训》:“婿之父为姻,妇之父为婚,……妇之父母、婿之父母,相谓为婚姻。”《礼记·婚义》说:“婚礼者,将合二性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代也。”凯思林·高夫提出的定义:“婚姻是一个女子和另一个人或几个人之间的关系,此女子在此关系的规则允许的环境中生的孩子,被赋予他(或她)所在社会或所在社会阶层的正式成员都具有的正式出生的身份和权利。”婚姻的共同特征首先,几乎所有的婚姻都设定配偶双方的性接近权利。其次,婚姻也是授予孩子身份的公认方法第三,丈夫和妻子都可以占有对方的劳动和产品。最后,当事者希望结合多少持久些。从婚姻的共同特征来定义婚姻是一个男人(男人们)与一个女人(女人们)之间持久的联结,赋予配偶互相专有的性权利和经济权利,赋予由婚姻而生的孩子以社会身份。2.婚姻内容的多变性尽管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对待婚姻的态度各不相同,特别是在两性关系和经济责任等方面,但这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与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法制观念是密不可分的,因而不能用简单的优与劣或进步与落后来评价,更不能成为其他民族盲目仿效的借口。(二)婚姻的作用1.经济互助2.繁殖和抚育后代3.减少同性间因嫉妒而引起的竞争4.增进人群集团之间的联合二、婚姻的规定(一)乱伦禁忌——谁不应与谁结婚所谓乱伦禁忌,是指禁止某些亲属之间发生性行为或进行婚配。这些亲属的种类在各个文化中并不相同,但是最起码的一条就是禁止在核心家庭(即由父母子女组成的家庭)内部的父亲与女儿之间、母亲与儿子之间、兄弟姊妹之间进行婚配。乱伦一般都被视为是违反人类本性的行为。乱伦禁忌既然是人类文化中一种最为普遍的规律,那么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比较流行的几种理论:1.近亲婚配有害论这是对乱伦禁忌的解释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一种学说,由摩尔根等人所主张。其主要论点是由于近亲婚配在生理上对产生的后代不利,无论在体力、智力或婴儿成活率上,族外婚所生的儿女都优于近亲婚配,这样,通过自然选择,人们就逐渐建立了乱伦禁忌,限制血亲结婚。这一理论至今仍有其合理性2.儿童时代亲昵导致本能厌恶论这一解释是由韦斯特马克(EdwardWestermarck)所提出的,在20世纪20年代曾经广为流行。他认为凡是从幼儿时代即在一起生活的男女(如兄妹),成年以后彼此缺乏性的吸引力,这种心理上的排斥性就是人们需要从家庭以外去寻找配偶的原因。3.精神分析论这一理论是由奥地利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所创造的。他认为乱伦禁忌是对人类潜意识中乱伦欲望的一种抑制。4.家庭瓦解论马林诺夫斯基最早提出这一看法。他认为如果不禁止家庭内部的成员通婚,那么在同性别的成员之间(如父子之间、兄弟之间)由于性竞争而引起的嫉妒和敌意,将会使家庭内部的关系十分紧张,从而影响到家庭作为社会基层单位的功能的发挥。5.社会合作论这一理论最早是由泰勒在19世纪后期提出的,以后又被莱斯利·怀特所发挥,它强调了乱伦禁忌的价值在于使婚姻缔结于各个家族之间,从而加强了社会的联系和合作。(二)内婚制与外婚制——人们应该与谁结婚所谓内婚制(Endogamy)是在一定社会群体或等级范围内选择配偶的一种婚姻规则,也叫族内婚,即婚姻的双方必须同属一个社会群体。外婚制(Exogamy)则指在特定的社会群体或等级范围之外选择配偶的婚姻规则,也叫族外婚,即婚姻的双方不得同属一个社会群体。内婚制和外婚制这两个相关的术语是英国早期进化论者麦克伦南(J.F.McLennan)在1865年出版的《原始婚姻》一书中首次使用的。内婚制有如下两个主要优点:首先它允许人们与自己了解和信任的人结婚生活;其次它能加强某团体的力量,从而抵制外界物质和文化上的侵袭。内婚制转向外婚制一大进步,无论从生理上还是社会上看都是如此。(三)优先婚配——谁有择偶的优先权优先婚配,即在社会某些特定成员中优先考虑未来的配偶。1.交表婚(cross-cousinmarriage)与平表婚(parallel-cousinmarriage)父或母异性的同胞的子女与己身为交表,包括父之姊妹之子女和母之兄弟之子女;父或母同性的同胞的子女与己身则为平表,包括父之兄弟之子女和母之姊妹之子女。1.交表婚与平表婚常见的优先婚配有交错从表婚(cross-cousinmarriage),简称交表婚,指的是交表兄弟姐妹间有优先婚配的权利。交表婚是世界上各文化中较普遍的优先婚配形式。比交错从表婚少见的另一种优先婚配是平行从表婚(parallel-cousinmarriage),简称平表婚,指的是平表兄弟姐妹之间有优先婚配的权利。2.夫兄弟婚与妻姊妹婚人们在再婚时也会有优先考虑的范围,常见的有两种情形。一是续嫁夫兄弟婚(levirate),即女子当其丈夫亡故后必须转嫁给亡夫的兄弟,而其亡夫的兄弟也有娶其嫂的权利和义务,此种婚姻又称“收继婚”、“转房”、“叔接嫂”等。二是续娶妻姊妹婚(sororate),即男子当其妻亡故后必须娶亡妻的未婚姊妹,而后者也有嫁给此男子的权利和义务。三、配偶类型(一)单偶婚(monogamy)单偶婚下只有一种情形,即一夫一妻婚在单偶婚问题中,有人还提出了连续单偶婚(serialmonogamy)的概念一夫一妻制是地球上大部分地区的准则,所以世界上绝大多数婚姻都是一夫一妻制。一夫一妻制具有符合人口统计学的清晰功用。而且它在配偶间建立了简单的一对一的二分纽带,与多配偶婚姻相比,即使不和谐,维系的强度也大得多。一夫一妻制也产生了最小的家庭形式之一,即丈夫、妻子和孩子们组成的核心家庭或夫妇家庭。它的小规模非常适应工业社会劳动流动性的需要,它已成为现代世界占压倒多数的家庭形式。(二)多偶婚(polygamy)1.一夫多妻婚(polygyny)多偶婚中常见的是一夫多妻婚,即一个男子同时以多于一个的女子为妻。造成一夫多妻的配偶类型有多种原因:生物性的因素社会文化的因素2.一妻多夫(polyandry)多偶婚的另一种形式是一妻多夫,即一个女子同时与多于一个的男子结婚。一妻多夫婚看起来也有生物性的原因,如男多女少,但仔细追寻下去恐怕还是社会文化使然。生身父(genitor)社会父(pater)3.群婚(groupmarriage)群婚是指一个集团的一群男子与另一集团的一群女子集体互相婚配的婚姻形式。古典进化论学派的人类学家认为群婚是人类早期普遍存在过的婚姻类型。四、婚姻形式与婚姻程序(一)聘礼和嫁妆聘礼是新郎一方的亲族付给新娘一方的亲族以一定数量的财物,以换取占有新娘的权利。嫁妆是在结婚时由新娘的亲族付给新婚夫妇的一笔财物。(二)婚姻的民俗形式婚姻的民俗形式,指的是嫁娶的方式。1.掠夺婚2.买卖婚3.交换婚4.服役婚5.自由婚(三)婚姻的程序仪式是婚姻开端的标志,其目的在向大众宣布婚姻关系的建立,同时又是为了取得社会文化的承认。在我国,传说中上古伏羲即创设了嫁娶之礼。儒家经典《礼记》中有“婚礼者礼之本也”的记载,表明了当时人们对标志着夫妇关系建立的婚礼的重视,而“六礼备,谓之聘;六礼不备,谓之奔”等说法,已与人类学中对婚姻仪式的认识相近从文献上看,先秦时期就有了隆重的婚礼,并细分为六个阶段,即通常所说的六礼。中国婚姻仪式中的六礼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项内容。五、婚后居住模式(一)单居制1.从父居(patrilocalresidence)从父居又称从夫居,是新娘在结婚后搬到以新郎的父亲为首的家庭中生活的居住模式。这种居住模式相当普遍。乔治·默多克民族志抽样调查的565个社会中,有67%的社会实行从父居。我国古代汉族基本上实行从父居。一般来说,从父居多见于犁耕农业社会和畜牧社会。2.从母居(matrilocalresidence)从母居又称从妻居、从妇居,是新郎在结婚后搬到新娘的母亲为首的家庭中生活的居住模式。在默多克的统计中,从母居社会只占其统计总数的15%。从母居主要存在于园圃农业社会或氏族社会中。3.从舅居(Avunculocalresidence)从舅居指的是新婚夫妇同丈夫的舅父生活在一起的居住模式。从舅居是母系社会内部矛盾的产物。从舅居与从父居的共同点是男子在两个居住模式的家庭中均居核心地位;其区别在于,从舅居主要存在于母系继嗣群,而从父居则主要存在于父系继嗣群。(二)两居制1.两可居(ambilocalresidence)两可居指的是新婚夫妇可以选择到父方家庭或母方家庭的任何一方生活的居住模式。这在狩猎或刀耕火种民族之中较为常见。2.两方居两方居或称两边居,是新婚夫妇同父方亲属和母方亲属交替生活的居住模式,即一段时间同父方亲属居住,另一段时间同母方亲属居住。(三)新居制(neolocalresidence)新居制指的是新婚夫妇结婚后搬离各自的家庭而单独生活的居住模式。新居制主要存在于具有货币或商品交换的近现代工业社会中,是当代社会中较为通行的居住模式。(四)分居制1.原居制(ambilocalresidence)原居制,又称望门居和偶居制,是指青年男女结为配偶后,并不住在一处,而是分别住在各自原来家庭中的居住模式。这种居制主要存在于母系社会中。2.独居制独居制是新婚夫妇结婚后,既不同原来的亲属居住在一起,也不建立新的家庭,而是分开独处的居住模式。独居制同原居制的共同点是夫妇分开居住。但这种居制主要存在于当代社会之中。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同商业化社会中人口流动性大有关系。六、离婚与再婚(一)离婚离婚是婚姻状态的结束,是通过合法的和社会认可的方式解除男女双方婚姻关系及因婚姻关系带来的权利和义务的现象和过程。1.离婚观念(1)开放性离婚观。(2)封闭性离婚观。(3)倾向性离婚观,2.离婚的理由3.离婚手续(二)再婚七、家庭(一)家庭的含义许多文化中的家庭活动都包括:做饭和吃饭;把孩子洗干净,喂孩子吃饭和管教孩子;睡觉;成年人的性生活。默多克关于家庭的定义:“家庭是一种社会集团,以共同的住处、经济合作和繁殖后代为其特征。它包括了不同性别的成年人——其中至少有一对可以发生由社会认可的性关系,以及这一对男女亲生的或收继的儿女。”(二)家庭的类型1.核心家庭(nuclearfamily)核心家庭又称自然家庭、基本家庭,指的是由一对配偶及未婚子女组成,俗称小家庭,与单偶制婚姻相适应,一直是人类最普遍的家庭组织。单亲家庭(one—parentfamily)丁克家庭(DINKSfamily)出生家庭(familyoforientation)生育家庭(familyofprocreation)2.扩大家庭(extendedfamily)若干个核心家庭可经由血缘、姻缘或收养等方面的关系而组成一个扩大家庭。小型扩大家庭,有时也叫做主干家庭(stemfamily);中型扩大家庭,也称作直系家庭(linealfamily);大型扩大家庭,是超过三世的多世多支家庭。3.联合家庭(jointfamily)联合家庭,说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核心家庭,通过某种关系而结合在一起。这若干个核心家庭同居一处,共同担负着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义务。我们可以将联合家庭限定为若干个核心家庭由同胞关系而组合在一起的形式。4、网络家庭(三)家庭的功能1.限制并满足两性生活2.生产和消费的功能3.抚育和赡养的功能4.教育子女的功能5.休息和娱乐功能第六讲亲属关系与继嗣制度[教学重点]亲属分类的原则;继嗣群的类型[教学难点]亲属分类的系统;继嗣制度[关键词]亲属类型、亲属称谓、继嗣规则、继嗣群、单系继嗣、非单系继嗣、单系继嗣群、非单系继嗣群、世系群、氏族、半偶族、胞族亲属关系包含两个基本内容亲属关系或亲属制度(kinshiporkinshipsystem),指的是社会文化中依据血缘、姻缘等方面的联系以确定个体及群体的地位并常用来支配诸如婚姻、继嗣、居住等问题的复杂规则,它在人类社会(尤其是非工业化或非城市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亲属分类的原则(一)亲属类型和亲属称谓亲属类型是属于客位的范畴,由出生或婚姻等客观事实所决定;亲属称谓则是属于主位的范畴,是由人类的文化主观决定的。(二)亲属分类的原则人类亲属分类最基本的标准,自然是从生物学的事实出发的。根据这一原则,一个人的亲属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由出生所决定的,亲属之间彼此有血缘关系,不论其亲近或疏远的程度如何,如父、母、兄弟、姊妹、祖父母、祖父母所有的子女以及这些子女的子女等等。这一类亲属称为“血亲”。另一类则是由婚姻产生的,包括一个人的配偶及其配偶的一切亲戚,从理论上讲,同时也包括了他的一切血亲的配偶及其一切亲戚。此类亲属则称为“姻亲”。九族与虚拟亲属什么是九族所谓虚拟亲属,就是不经血缘或姻缘联系而构成的亲属。收养结义攀亲在亲属关系及亲属称谓的背后,隐藏的是区分这些关系的原则。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A.L.Kroeber)是较早系统讨论这一问题的学者,他曾在1909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区分亲属关系的八个原则或曰范畴,后来默多克又在此基础上修订为九个原则。九个原则1.辈分原则2.直系旁系有别的原则3.年龄原则4.性别原则5.称呼者本身性别的原则6.中介亲属性别差异的原则7.婚姻的原则8.亲属关系人的存殁9.两极性原则亲属称谓在实际社会生活中为某种目的常有扩大使用范围的情况。二、亲属分类的系统最早将亲属进行分类的,乃是摩尔根。他将各种社会亲属称谓概括成为两个大系统,一个是“描述式亲属制”,另一个是“类分式亲属制”。1949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默多克归纳了一种六型分类法,较多的得到各国学者的承认。这种分类法的每一类都是以使用该制度的某一典型民族来命名的,这就是爱斯基摩式亲属称谓制、夏威夷式亲属称谓制、易洛魁式亲属称谓制、克劳式亲属称谓制、奥玛哈式亲属称谓制和苏丹式亲属称谓制。(一)爱斯基摩式爱斯基摩人亲属称谓制(Eskimosystem),是英裔美国人以及一些寻食民族使用的亲属称谓制度。爱斯基摩制或者直系制强调核心家庭,特别分出母亲、父亲、兄弟和姐妹,而把其他的所有亲属都归入一些宽泛的范畴之下。爱斯基摩人亲属称谓制(Eskimosystem)(二)夏威夷式夏威夷亲属称谓制(Hawaiiansystem),在夏威夷和其他说马来一波利尼西亚语的地区很普遍,但同时也能在其他地方发现。夏威夷制又称世代制,因为同代同性别的亲属都用同一称呼指称。它是最简单的亲属称谓制,因为它使用的称呼最少。夏威夷亲属称谓制(Hawaiiansystem)(三)易洛魁式易洛魁亲属称谓,因北美洲东北部的易洛魁印第安人使用这样的称谓而得名,其实,它分布很广,而且在单系继嗣群体那里也是常见的。例如,中国农村社会直到最近还在使用这种亲属称谓。在易洛魁亲属称谓制(Iroquoissystem)中,父亲和父亲的兄弟用同一个名词来称呼,而母亲和母亲的姐妹也用同一个名词来称呼;但是,父亲的姐妹和母亲的兄弟有各自的称谓。在“自我”这一辈里,同一性别的兄弟、姐妹和平表兄弟姐妹用同一个称谓。易洛魁亲属称谓制(Iroquoissystem)(四)克劳式克劳制(Crowsystem),因蒙大拿州的克劳印第安人——更确切地说阿普萨罗克人而得名)在世界的很多地方都能见到。由于与强大的母系继嗣组织相联系,它将父亲一方的亲属和母亲一方的亲属分入不同的组内。父亲一方的交表兄弟姐妹等同于父母一辈的称呼,而母亲一方交表兄弟姐妹则与“自我”的儿女一辈等同。否则,这一系统就非常类似于易洛魁亲属称谓制了。克劳制(Crowsystem)(五)奥马哈式奥马哈制(Omahasystem,因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印第安人而得名),是与母系的克劳制相对应的父系系统。因此,母亲及其姐妹共用一个称呼,父亲及其兄弟共用一个称呼,而平表兄弟姐妹则与兄弟和姐妹共用另一个称呼(参见图示)。母亲一方的交表兄弟姐妹提高了一个辈分,而父亲一方的交表兄弟姐妹则等同于“自我”的子女一辈。这样,一个父系世系群的女人为另一个父系世系群的男人所生的子女,就降低了一个辈分。奥马哈制(Omahasystem)(六)苏丹制或描述制苏丹制或描述制(SudaneseorDescriptivesystem),是在非洲苏丹南部的民族中发现的,苏丹制由以得名。在这一制度中,母亲的兄弟与父亲的兄弟他们的称谓是有区别的,而父亲的兄弟和父亲的称谓也是不同的;母亲的姐妹和母亲是不同的,并且与父亲的姐妹也是区分开来的。每一个堂表兄弟姐妹的称谓都彼此区分,并且他们和兄弟姐妹也是有区别的。尽管它已经在中国农村逐步取代易洛魁亲属称谓制,但它还是在世界上很少社会中才见到。三、继嗣规则与继嗣群所谓继嗣(descent),有时也称作世系,就是社会公认的某个个体与其前辈亲属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通过父母双方来追溯。继嗣制度,或称继嗣规则,是根据已知的或推测出来的共同祖先,使每个人与特定的亲属发生关系的规则。按照这种规则组成的亲属群体就叫继嗣群(de-scentgroup)。人类学将继嗣群界定为一群根据某种继嗣规则限定的、具有共同祖先的血亲。(一)继嗣制度的分类1、单系继嗣单系继嗣(unilinealdescent),是根据父母双亲任何一方的亲子连结来追溯血缘,确立权利、义务的规则。(1)父系继嗣父系继嗣(patrilinealdescent),是只通过男性将个人与两性亲属连接起来并追溯共同祖先的继嗣规则。父系继嗣的上下溯系谱线由下图所示:(2)母系继嗣母系继嗣(matrilinealdescent),是只通过女性将个人与两性亲属连结起来并追溯共同祖先的继嗣规则。母系继嗣的上下溯系谱线由下图所示:2.非单系继嗣不分父系或母系的继嗣,称为非单系继嗣。(1)两可系继嗣两可系继嗣(ambilinealdescent)是个人可选择父方或母方的任何一方来确定其与亲属间关系的继嗣规则。两可系继嗣的上下溯的系谱线由下图所示:(2)双边继嗣双边继嗣(cognaticdescent),是个人同时通过父方和母方来确定其与亲属间关系的继嗣规则。两边继嗣与两可系继嗣的不同在于它要求计算世系必须同时地、平等地、对称地进行。图中20和2l两兄妹的近亲包括实线所括父母(9、10)、祖父母(1、2)、外祖父母(3、4)、姑(8)、姨(12)、叔(7)、舅(11),以及堂表兄弟姊妹(16、17、18、19、22、23、24、25)等,而24和25两兄妹的近亲则包括虚线所括的父母(12、13)、祖父母(5、6)、外祖父母(3、4)、姑(15)、姨(10)、叔(14)、舅(11)以及堂表兄弟姊妹(20~23,26~29)等。虽然,20、21和24、25的近亲只有部分相同,另一部分则相异。(二)继嗣群1.继嗣群的类型(1)单系继嗣群A.世系群(1ineage)B.氏族(clan)C.联族或胞族(phratries)D.半偶族(moieties)由世系群,经氏族、胞族而至半偶族,组织层次递进,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它们的关系可由下图表示:(2)非单系继嗣群A.两可系继嗣群两可系继嗣群是一个其成员既可根据男性,又可根据女性追溯共同远祖,但又无法具体说出家系链环的亲属集体。B.双边继嗣群双边继嗣群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亲属群体。这个亲属群体又被称为亲戚(kins)或亲类(kindred),包含一个人的全部亲属。2.继嗣群的社会功能(1)单系继嗣群的社会功能单系继嗣群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婚姻、经济、政治、宗教等四个方面。(2)非单系继嗣群的社会功能非单系继嗣群的社会功能在不同的继嗣群之间和继嗣群内部都有很大的差异。在两可系继嗣的社会中,不同系列的亲属关系往往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双边继嗣群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继嗣集团,但在一些非工业化的社会中仍然是形成亲属联盟的基础。第七讲社会组织与社会控制[教学重点]社会的政治组织;保持社会秩序的途径[教学难点]社会集团;社会分层;社会控制[关键词]自愿性社会集团、非自愿性社会集团、获致地位、先赋特质、种姓制度平等社会、阶层社会、阶级社会、社会流动、游群、部落、酋邦、国家、内部控制、外部控制、裁处、习惯法一、社会集团(一)社会集团及类型社会集团,简称社团,是指一群人基于共同利益目标,在一定的时期之内,以有连续性的、可以预期的方式发生联系而结成的集体。共同的特征:其一,有某些正规的、制度化的组织和机构;其二,其成员具有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其三,其成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和资格,即接纳一部分人而排除另一部分人;其四,其成员具有一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人类的社会集团的差异性人类的社会集团虽具有共同的特性,但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为加入社团的意愿不同,有的是自愿的,有的是非自愿的;二为欲成为社团成员的条件和资格不同。成为社团成员的条件和资格一种是获致资格或特质,即某人在后天所获得的信仰、兴趣、技能等特质;一种是先赋资格或特质,即一个人天生就具有的归因于基因或家庭背景的特质。普遍先赋特质可变先赋特质拉尔夫·林顿(RalphLinton)与“地位”获致资格或特质,也称获致地位,出自于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RalphLinton)的著作《人的研究》;林顿用“地位”一词来指在某个社会系统中的职位或身份:有一些天生授予我们或至少生来就已预定好的地位,林顿称此为“归属地位”(ascribedstatuses);另一些是我们在变幻莫测的生活中获得或可能是无意中获得的,林顿称此为“获致地位”(achievedstatuses)。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是获致地位数量的增加。(二)非自愿性社会集团非自愿性社会集团,是指一群人不需表达自己的愿望,而是基于年龄的增长和性别的不同等自然因素而自动结成的集体。非自愿性社团一般与不分层社会相联系,成员加入社团的资格为普遍先赋特质。非自愿性社会集团的类型1.年龄群2.单性社团(1)男性社团(2)女性社团(三)自愿性社会集团如果说非自愿性社会集体是同不分层社会相联系的,那么自愿性社会集团则主要存在于分层的社会中。自愿性社会集团成员资格是可变先赋特质和获致性特质。自愿性社会集团的类型1.民族社团2.地域社团3.秘密会社4.军事社团5.其他社团(四)有关社会集团变异的解释年龄群体系被认为主要是亲属组织和政治组织的补充形式。自愿性社团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也难确定,这主要是因为自愿社团成员的先赋类型各不相同。在高度工业化的社会中,广泛存在的以获致特质组织起来的社会集团代替了以可变先赋特质组织起来的社会集团。二、社会分层人类学中所说的社会分层(socialstratification),是指依据职业、财产、权力、地位等标准将社会中的个人归入特定的等级或层次。社会分层的理论最初是由如今在人文社会科学界大名鼎鼎的德国社会学家韦伯(MaxWeber)提出来的。他认为社会层次的划分要依照三个标准,即财富(经济标准)、地位(社会标准)、权力(政治标准)。三种类型的社会依照社会不平等的程度,划分出三种类型的社会:不分层的社会,也称为平等社会部分分层的社会,也称为阶层社会或等级社会完全分层的社会,即阶级社会平等社会只是说社会中每个成员在获取威望、财富、权力时是机会均等的或说是公平的。阶层社会与平等社会的不同在于存在着获取社会威望或地位上机会不均等的社会群体。阶级社会,完全分层的社会,在威望、财富、权力等方面均存在着不平等群体。在阶级社会中,还可区分出阶级体系的封闭和开放程度。三、社会的政治组织现在人类学家对政治组织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演进大多采用塞维斯(E.Service)的分类:游群、部落、酋邦和国家四种类型。这四种政治组织形式又可归入松散的和集权的两大类。人类政治组织类型(一)松散的政治组织1.游群(band)2.部落(tribe)】(二)集权的政治制度1.酋邦(chiefdom)2.国家(state)政治组织与其他社会因素的关系政治组政治组织织行政专行政专门化程门化程度度主要生主要生产技术产技术群体大群体大小人口小人口密度密度社会分社会分化化产品分产品分配形式配形式游群游群地区性的地区性的人群人群无专门化,无专门化,非正式领非正式领导权导权狩猎和采狩猎和采集集极小的群极小的群体,人口体,人口密度极低密度极低平等平等互惠互惠部落部落有时存在有时存在跨地区的跨地区的组织组织无专门化,无专门化,非正式领非正式领导权导权园圃农业园圃农业或畜牧业或畜牧业小的群体,小的群体,人口密度人口密度低低平等平等互惠互惠酋邦酋邦跨地区组跨地区组织织有一定的有一定的专门化机专门化机构构园圃农业、园圃农业、集约农业集约农业或畜牧业或畜牧业大的群体,大的群体,人口密度人口密度中等中等等级出现等级出现行政分配行政分配国家国家跨地区组跨地区组织,一般织,一般包括整个包括整个同语言的同语言的人群人群高度专门高度专门化的机构化的机构集约农业集约农业或畜牧业、或畜牧业、工业工业城市出现,城市出现,人口密度人口密度高高种性差别种性差别和阶级差和阶级差别别市场交换市场交换四、社会控制(一)社会控制的实质社会控制(socialcontrol)的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罗斯(E.A.Ross)于1901年在《社会控制》一书中首先提出的。社会控制(socialcontrol)是“通过社会力量使人们遵从社会规范,维持社会秩序的过程”。可供参考的定义费孝通主编《社会学概论》:既指整个社会或社会中的群体、组织对其成员行为的指导、约束或制裁,也指社会成员间的相互影响、相互监督、相互批评。林秉贤著《社会心理学》:所谓社会控制,事实上包含着两个含义:一个是将外来的禁忌内化为良心的鞭挞力量;一个是将外来的禁忌以法律条文规定,起一种心理制约的力量。(二)社会控制的种类社会控制起码可作出如下四种分类:1.从社会控制的来源看,可分为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2.从社会控制实施的方式看,可分为自然的控制与人为的控制;3.从社会控制的制约力量强弱看,可分为强制性的控制和非强制性的控制;4.从控制发生关系的双方看,可分为社会集团之间的控制,社会及组织对自己成员行为的控制,社会成员之间的控制及社会成员的自我控制。1.内部控制(internalcontrol)与外部控制(externalcontrol)所谓内部控制,即社会通过各种影响在其成员内心建立起控制机制。外部控制,即通过外在的力量控制社会成员的行为。2.裁处(sanction)在人类学中,学者们讨论外部控制时常使用裁处(sanction)一词依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一布朗的说法,裁处“乃是一个社会或它的大多数成员对于一种行为方式的反应,以示赞同(正面认可)或不赞同(反面制裁)”。对裁处的分类正面裁处和反面裁处正式裁处与非正式裁处组合成四种裁处方式正式的正面正式的正面裁处裁处非正式的正非正式的正面裁处面裁处正式的反面正式的反面裁处裁处非正式的反非正式的反面裁处面裁处((如授勋、如授勋、提职提职))((如舆论的如舆论的好评好评))((如判刑、如判刑、降职降职))((如舆论的如舆论的非议非议))五、保持社会秩序的途径(一)群体内部纠纷的解决1.习俗制约2.非正规裁处3.神裁(ordeal)4.法律5.决斗(二)群体之间纠纷的解决1.谈判2.战争(1)血亲复仇(bloodfeud)(2)袭击或掠夺(raiding)(3)对抗战第八讲宗教信仰与仪式[教学重点]宗教信仰的系统;宗教仪式与生命周期[教学难点]宗教的功能;宗教师;人与超自然力量沟通的方式[关键词]泛灵信仰、泛生信仰、神灵信仰、图腾崇拜、巫术信仰、巫师、法师、萨满、祭师、生命仪式、加强仪式、符号象征宗教的产生当人类企图把握那些无法用理性实践活动来把握的事物、对象和力量时,人类就创造了宗教。人类学意义上的宗教与我们观念中的宗教(即宗教学意义上的宗教)是不同的。人类学意义上的宗教是指人类对超自然存在的信仰和仪式行为。一、宗教信仰文化人类学家普遍认为:宗教有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宗教信仰的系统,一是宗教仪式的系统。所谓宗教信仰,是指一个社会对于事实上并不存在,而人们又相信其存在的一套有关超自然的力量(神力)或生命体(神)的固定的信念。(一)神力信仰不是信奉某一具体的精灵或神祗,而是相信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主宰人世,这是最原始的宗教意识,称之为神力。1.泛灵信仰(Animism)2.泛生信仰(Animatism)1.泛灵信仰(Animism)泛灵信仰,也称“万物有灵观”,是泰勒在其名著《原始文化》中提出来的。有一种观点认为,泛灵信仰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是图腾(totem)。它指人类社会团体(基本上是指继嗣集团)与某一自然物(主要是某种动物或植物,但亦有自然现象或工具)之间存在着一种超自然的联系,这种自然物即成为这个社会团体的“图腾”。2.泛生信仰(Animatism)英国人类学家马雷特(RobertRanulphMarett)在其《宗教的起源》文集中认为泛灵信仰之前应有一个以非人格化的超自然力为主的阶段。这种非人格化超自然力的信仰就是“泛生信仰”,也称为“前万物有灵观”或“物活论”。马雷特认为曼纳就是泛生信仰最典型的例子。(二)神灵信仰神灵信仰是将超自然力量或超自然物以拟人化的面目——神祗出现的。就其来源而言,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先天地而生的,如基督教所信奉的上帝、伊斯兰教所信奉的真主、道教所信奉的“道”等;另一类则是由人或人的灵魂而变的,这些人生前或是英雄,或是自己的祖先,或是专业领袖,他们往往智慧、力量超乎常人,死后均被奉为神灵加以祭拜。多神教、主神教与一神教在宗教信仰者所信奉的神灵世界中,凡神灵数目众多、各有特性且彼此不相隶属者,我们称之为多神教。在多神中,有一个主神,其地位至高无上,其他神灵处于次要或从属地位的,我们称之为主神教。还有一些宗教,只承认一个神,该神不仅至高无上,而且独一无二,全知、全能、全善,别的神灵或被认为不存在,或被认为是虚假的东西,甚而是魔鬼,这就叫一神教。(三)图腾崇拜“图腾”,是北美印第安人奥季布瓦族(Ojibwa)的方言totem一词的音译,有“亲属”和“标记”的含意。据近现代学者的考察,图腾崇拜实质上是原始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相结合的产物,是对血缘关系的一种歪曲反映。早期人类学界对图腾崇拜的研究,是将其作为宗教产生的最早形式来考察的。其中最著名的是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SigmundFreud)和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EmileDurkheim)。(四)巫术信仰1.巫术的类型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JamesGeorgeFrazer)根据巫术构成的基本思想原则把巫术分为:“模拟巫术”(imitativemagic)“接触巫术”(contagiousmagic)“模拟巫术”与“接触巫术”基于同类相生原则,建立在相似规律基础上的巫术称为模拟巫术(imitativemagic)或顺势巫术,有时也叫交感巫术,巫师认为他仅通过模仿就可以实现任何他想做的事。建立在传播规律基础上的巫术称为接触巫术(contagiousmagic)或感应巫术,它指这样一种观念,即事物或人之间一旦发生过接触,即使此后不再接触,仍能彼此影响。另外两种分类法功能学派人类学大师马林诺夫斯基及其追随者们则把巫术分为生产性巫术、保护性巫术和破坏性巫术三大类。有的学者按照巫术活动在社会生活中所产生功能的道德价值观念来判断,把巫术分成“白巫术”和“黑巫术”两大类。区分与关系2.巫术与宗教的关系可以简单地把人们对超自然力量采取从属的姿态或祈祷的态度称之为宗教;把对超自然力量采取支配姿态或驾驭者的态度,称之为巫术。英国社会人类学家雷蒙德·弗思(RaymondFirth)就认为巫术和宗教是交叉分类的(五)宗教的功能1.给人生赋予意义。2.心理上的支持。3.强化和维持文化的价值体系。4.减少冲突,增强社会控制。5.维护社会集团内部的团结,增强集团成员内部的认同感。6.保存知识文化。7.促进社会变迁。8.调节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二、宗教师(一)巫师按照人类学的科学定义,巫师应该是指原始宗教中的非专业神职人员,男女两性都有,具有交通神灵和要求神灵为人类服务的能力,如占卜、治病、祓禳、祈福等。巫师与鬼神的交通,基本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请神附身,巫师代表鬼神说话。另外一种是巫师的灵魂可以进入另外一个世界,找到鬼神。在巫师中,最常见者为“萨满(shaman)。萨满是采用上述第二种方法与鬼神交通的巫师。(二)法师(三)祭师三、宗教仪式与生命周期(一)宗教仪式的内涵宗教仪式是宗教信众自己或通过宗教师以高度程式化的方式与超自然力量进行联系、沟通的行为模式。(二)仪式和庆典人类学家将仪式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其中最主要的有两大类:一是生命礼仪(ritesofpassage)——也译作通过礼仪,它们与个人生命周期里的各个阶段有关;二是强化仪式(ritesofintensification)——在一个群体的“生命”陷入危机时,举行这种仪式能将个体成员团结起来(敢死队杀鸡喝血酒盟誓)。(三)与超自然力量沟通的方式1.祈祷2.音乐舞蹈3.生理体验4.布道5.朗诵经典6.模拟7.圣物和禁忌8.设宴9.牺牲10.集会11.神灵启示12.符号象征第九讲文化变迁[教学重点]文化变迁的机制[教学难点]文化变迁的原因;什么是现代化[关键词]创新、发明、发现、传播、进化、涵化、革命、现代化关注几个问题1.文化为什么会发生变迁?2.文化是怎样变迁的?3.什么是现代化?一、什么是文化变迁所谓文化变迁,是指一种文化由于内部的发展和外部的接触所引起的功能与结构、形式与内容的改变。文化变迁,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最重要的主题之一。二、文化变迁的原因促使文化发生变迁的原因可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部分:内部原因是由社会内部的变化而引起的;外部原因是由自然环境的变化或社会环境的变化如人口迁徙、与其他民族的接触、政治制度的改变等而引起。三、文化变迁的机制(一)创新(innovation)创新,指的是文化的质的方面出现了不同于以往任何形式的新思想、新行为和新事物的总称,主要包括发明和发现两者。1.所谓发明(invention),是指人类为了适应环境而创造出新事物并最终为他人所接受而成为社会的共同资源的过程。发明的类型从发明的历史生成来看,发明可分为“首次发明”和“二次发明”两类。从发明的目的性来看,发明还有两种类型:有意识发明和无意识发明。2、发现(discovery),是一个使某些早已存在但却不为人知的事物变得为人所知的过程。并不是所有的发现和发明都一定能导致社会文化的变迁。创新必须与特定社会的价值观念、文化需求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保持一致。(二)传播(diffusion)文化传播指的是一个文化发明创造出来的文化要素乃至文化的结构、体系向本文化之外的地域扩散或转移,引起其他文化的互动、采借(borrowing)及整合的过程。传播或借用并不是一个民族给予,另一个民族接受的单向过程,而是双向进行的。传播形式的分类从传播的实现形式上看,我们可进一步将其分作三类。直接传播媒介传播刺激传播或称之为观念传播(stimulusdiffusionorideadiffusion)(三)进化(evolution)进化是由社会内部发展而引起的变迁(四)文化遗失接受一种新发明常常导致一种旧事物的消失。有些优秀的文化因素(如传统手工技艺、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等等)的丧失,是人类不可弥补的损失。(五)涵化(acculturation)当有着不同文化的一些群体开始频繁而直接接触的时候,其中的一个或两个群体原有的文化模式内部随之发生极大的变化,这就叫作涵化。文化涵化中肯定包含着文化传播的现象,而传播却不一定经涵化展开。涵化会遇到三种反应:接受(acceptance)、适应(adaptation)和反抗(reaction)。(六)种族灭绝(genocide)种族灭绝——一个族群把另一个族群的人彻底消灭,这常常是蓄意的,而且常常是在“进步”的名义之下进行的。(七)革命(revolution)社会文化变迁最剧烈的表现形式是革命,它指的是国家本质上的改变,包括政府功能、经济生产和分配原则、社会阶级关系,特别是政府的控制权,等等,皆与过去不同。并非所有反叛的结果都是革命性的。促成革命暴发的因素美国人类学家威廉.A.哈维兰(William.A.Haviland)等人在考察了英、美、法、俄等国的革命过程后认为下列条件是促成革命或反抗暴发的因素:1.已建立的权力机关缺乏威信;2.最近经济发展的前景黯淡;3.政府的优柔寡断;4.丧失了知识分子的支持;5.一个领导或领导集团具有超凡魅力,号召相当大的一部分民众来反对过去的制度。(八)现代化(modernization)现代化是人们最经常地用来描述今天正在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术语之一。它被很清楚地界定为一个无所不包的、全球性的文化与社会经济变迁的过程,各个社会试图经由这一过程获得某些西方工业社会常见的特征。现代化理论中认为传统与现代水火不相容的观点也是错误的。现代化理论的最大问题,恐怕是忽视了历史上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对广大亚非拉国家的统治和剥削及由此造成的经济权力和政治权力等方面的不平等。

关键字:

单价:12.00 会员免费
开通会员可免费下载任意资料
  • 页数:204页
  • 大小:1.03 MB
  • 编号:12201
  • 类型:VIP资料
  • 格式:ppt
  • 提示:数字产品不支持退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