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军》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下载

《南安军》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下载1 《南安军》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下载2 《南安军》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下载3 《南安军》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下载4 《南安军》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下载5 《南安军》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下载6 《南安军》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下载7 《南安军》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下载8
已阅读完毕,您还可以下载文档进行保存

《《南安军》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下载》是由用户上传到老师板报网,类型是语文课件,大小为181.03 KB,总共有8页,格式为pptx。授权方式为VIP用户下载,成为老师板报网VIP用户马上下载此课件。文件完整,下载后可编辑修改。更多关于请在老师板报网直接搜索

《南安军》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下载文字介绍:南安军文天祥背景链接帝昺祥兴二年(1279),南宋最后一个据点厓山被元军攻陷,宋朝灭亡。文天祥在前一年被俘北行,于五月四日出大庾岭,经南安军(治所在今江西大余)时写下此诗。古今对译南安军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梅花南北路:指经过梅岭。梅岭,即大庾岭,山上多梅树,是广东和江西的分界岭。采薇:周武王伐纣灭商,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逃到首阳山,采薇而食,后来饿死。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译文:梅花岭上的南北路口,凄风苦雨把征衣湿透。越过梅岭谁与我同路?回到家乡却身为俘囚!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译文:山河将存在万古千秋,城郭却一时落入敌手。绝食而死是我的愿望,(愿学伯夷、叔齐)在梦里采薇而食。主旨概括这首诗叙述了诗人被俘后随元军北行途中路过梅岭的所见所感,抒写了作者的悲苦心情,表现了作者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对元人的蔑视以及饿死殉国、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重点赏析这首诗前两句略写了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此处写梅花不是实景,而是因梅岭而说到梅花,借以和“风雨”对照,初步显示了诗人当时心情的沉重与凄苦。颔联两句,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上句是说行程的孤单,而用问话的语气写出,显得分外沉痛。下句是说这次的北行,本来可以回到故乡庐陵,但身系拘囚,不得自由,虽经故乡而如不归。颈联两句承首联抒写悲愤。以祖国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收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上句化用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名句,下句化用丁令威的化鹤歌中“城郭犹是人民非”句意,蕴蓄着深厚真挚的爱国感情和自信心。尾联用伯夷、叔齐的典故表明自己的态度:决心饿死殉国,表明自己宁死不降的决心和至死不渝的崇高气节。

关键字:

  • 页数:8页
  • 大小:181.03 KB
  • 编号:14614
  • 类型:VIP资料
  • 格式:pptx
  • 提示:数字产品不支持退货